艺术学学术型硕士学位点简介

作者:人文学院发布时间:2024-10-16

一、学科概述

艺术学基于对艺术基础理论、艺术史论、艺术批评的研究,探索各类艺术的创作与运行规律。通过对当代广播电视艺术、电影艺术、传媒艺术与实践发生、发展的考量,将艺术理论和美学原则融入到广播电视艺术、电影艺术和传媒艺术的研究中。在保持独立的地域文化、民族文化的基础上,本学科借鉴当代世界先进的艺术研究理念,着力推动学科本身艺术规律研究的丰富性与全息性。

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学科基于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整体布局,在广播电视艺术理论、电影史论、传媒艺术理论与批评等领域形成较为鲜明的学科特色:立足工科高校新媒体信息技术学科优势,开展广播电视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效果研究、融合背景下的影视艺术传播研究、多维平台中的影视创作生态研究,力求构建融媒体、新媒体与艺术理论、艺术史论和艺术批评结合的研究体系。本学科密切关注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艺术、电影艺术和传媒艺术等艺术形态的发展与变化,与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文化艺术产业保持紧密联系,以理论创新与批评介入当下广播电视艺术、电影艺术和传媒艺术的创作与产业实践,积极参与构建京津冀乃至全国的影视艺术和传媒艺术文化生态。     

二、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

1.广播电视艺术理论

本方向注重对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、艺术功能、文化传播理论及实践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索,对广播电视艺术自身发展、演变的方式和规律等进行深入研究,重点关注广播电视艺术对天津城市形象塑造、天津地方传统文化传播、天津红色文化呈现、天津乡村文化书写等方面的研究,力图推动提升广播电视艺术的理论研究能力与文化创新能力。

2.电影史论

本方向立足于对电影历史、现状、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,对电影学科领域的前沿理论、美学及电影现象进行深入分析。该方向培养的学生具有较深厚的理论与艺术学养,能深刻理解电影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,特别是在红色电影、工业电影、天津电影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性研究。

3.传媒艺术理论与批评

本方向力求分别从传媒语言与传媒文化、传媒技术与传媒传播、传媒艺术批评等视角,结合媒体融合、“一带一路”、元宇宙等时代背景,通过对当代传媒艺术创造、传媒艺术作品、传媒艺术文化、传媒艺术审美的理论和批评研究,探讨传媒艺术的本体、现实与未来。力求发挥“新文科”的学科融合特征,开展传媒艺术与文化传播研究,探讨通过传媒艺术提升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的路径,实现艺术学科对国家文化战略、乡村振兴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支撑服务作用。